一、途观l是非承载式车身吗?
途观L车型定位是中型SUV,其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12mm、1839mm、1673mm,轴距为2791mm。途观L的发动机有1.4升涡轮增压版本和2.0升涡轮增压版本可以选,全系使用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。途观L的驱动方式为前置前驱,前悬挂类型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挂,后悬挂类型为多连杆式独立悬挂,车体结构为承载式车身。在安全配置上,途观L标配了ESP车辆稳定系统、前排侧面安全气囊,顶配的至尊旗舰版车型将有着预碰撞安全保护系统、膝部气囊、车道保持系统、360度泊车影像以及HUD抬头显示系统
二、途锐是承载式车身还是非承载式车身_?
大众途锐不是非承载式的。 大众途锐的车体结构都属于承载式。承载式车身没有车架,车身就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体,车身兼有车架的作用并承受全部载荷。 途锐(Touareg)是德国大众所产SUV,Touareg的名字来源于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带一个叫Tuareg的民族。
三、途昂是非承载式车身吗?
大众途昂是承载式车身
承载式车身的结构中,车辆各个部件都和焊接成型的车身主框架接合,也就是发动机,变速箱等都安装在车壳子上,并没有独立的底盘系统。采用承载式车身的车型在公路行驶平稳,省油,相对更安全。但由于没有底盘大梁架,要遇到不平路面或承载大量货物时,车身更易变形。
其次,非承载式车身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独立的车架,布置在车身最底部,车身不承载汽车部件,发动机、变速箱以及悬架系统等都安装在车架上,所以,汽车行驶中所受到的力几乎也都作用在这个车架上,理论上来说,即使去掉汽车外壳,车子照样能跑。
一般来说,非承载式车身底盘强度高,遇到复杂路口车身受到的扭曲力更小,相比承载式车身在极端越野的时候会有更大的优势。但由于非承载式车身底盘大梁架增加了不少重量,会更加耗油,同时在高速过弯时会比较困难。另外,由于没有了承载式车身前、后车架的溃缩设计,当受到撞击时,安全性低。
四、途睿欧是非承载式车身吗?
采用承载式车身。途睿欧发车型是一款中型MPV后悬架,并不是独立悬架车辆目前在售的是2020款,使用的是2.0T涡轮增压发动机,有手动变速箱和首次一体变速箱可以选择车辆的座位数是7座,车辆的长度是4976毫米,车辆的宽度是2.95毫米,车辆的高度是1990毫米,车辆的轴距是2933毫米。
五、大众途锐是非承载式车身吗?
途锐是承载式的,一般的suv都是承载式的。只有真正的越野车和货车是非承载式的。简单的说非承载式就是底盘和车壳是分开的,拿掉车壳也可以开,这样做的目的是底盘强度高,耐用性好。缺点是自重大、成本高。安全不安全其实不是靠承载方式决定的,不要迷信承载方式。北京吉普202是非承载式的,难道他可以在安全上胜过途锐。
六、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哪个好?
两者车身都好,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。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:
1、非承载式车身,非承载式车身又称底盘大梁架,有着独立的大梁,并且会有专门的底盘受力结构,像发动机、传动等核心部件都会置于车架上,车架是支撑全车的基础, 主要是用橡胶软垫和弹簧衔接,就好比生活中的上下铺,底盘是下,车身部分是上,车身只承载驾乘人员的重力,不用考虑车身对车架承载所起的辅助作用;
2、这样的架构设计能减弱车辆的颠簸性,因为底盘强度强度较高。同时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,车架能起到吸收冲击力的作用,安全性更高,- -般SUV和越野车使用居多,说简单点就是,这种车身架构即使拆掉车身,汽车也能跑; .
3、承载式车身,承载式车身指的是没有单独承受外力的底盘结构,只是用车身支撑着各个零件,也就是说整个车身作为一-体,没有独立的大梁设计,悬挂直接装置在车身_上,车身的负载通过悬挂装置传给车轮,也就是车身不能拿掉,这样的
七、什么是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?
1、结构不同:承载式车身,就是要承载汽车商的零部件,如发动机、变速箱、悬挂等。这些零部件都是直接安装在车身上的,它们是一个整体。非承载式车身,就是底盘大梁、发动机、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是安装在底盘大梁上的,车身是不承载汽车零部件。
2、油耗区别:相较于非承载式车身,承载式车身由于没有大梁,所以整体质量会更轻,所以更加省油,并且重心相对较低;非承载式车身因为保留了底盘大梁,所以车辆整体质量较大,油耗自然就比较高了。
3、维修区别:承载式车身零部件都安装在车身上,车身的各个部分也是通过焊接来相连,所以在维修方面会复杂一些;非承载式车身因为零部件都安装在底盘大梁上,所以在需要更换或者维修的时候,会更加方便一些。
4、碰撞区别:承载式车身的前后车架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时候溃缩,以此保护吸收冲击力保护车内的人员,所以相对来说更安全;非承载式车身由于底盘大梁的存在,因此无法和承载式车身那样,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进行溃缩,吸收冲击力。
5、噪声区别:非承载式车身的挠性橡胶垫还可以起到辅助缓冲、适当吸收车架的扭转变形和降低噪声作用;承载式车身的路面和发动机等的噪声及振动容易传入车身。
八、承载式车身强度?
承载式车身没有车架,车身就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体,车身兼有车架的作用并承受全部载荷。
非承载式车身通过橡胶软垫或弹簧与车架作柔性连接。车架是支撑全车的基础,承受着在其上所安装的各个总成的各种载荷。
车身只承受所装载的人员和货物的重力及惯性力,在车架设计时不考虑车身对车架承载所起的辅助作用。1、非承载式车身优点和缺点:这种结构的最大优点就是车身强度高,钢架能够提供很强的车身刚性,也有利于提高安全性,对于载重车和越野车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另外驾驶过这种车的人应该有所体会,悬挂对路面颠簸的反馈在车内的感觉要轻微很多,这是因为有些车的车身和底盘之间采用降低振动的方法连接在一起,所以在走颠簸路面时更平稳舒适一些。
非承载式车身的缺点暴露出来,其中之一是重量大,车架本身就很重,而车身和车架又是两个独立的部件,所以整体重量就更大了,用的钢材多,成本也会相对较高。
非承载式车身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车辆重心比承载式更高。2、承载式车身优点和缺点:承载式车身最大优点莫过于重量轻,而且重心较低,车内空间利用率也比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更高,所以在家用轿车领域已经取代了非承载式车身结构。
但承载式车身的抗扭刚性和承载能力相对较弱,所以在越野车和载重货车领域还是非承载式车身的天下。
九、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对比过弯?
承载式车身比非承载式车身过弯更顺利灵活,倾斜角度更小。非承载式车身因为车身是安装在大梁上,所以车身重心较高。加上整体较沉,底盘大梁的刚性高,所以当车辆转弯时很困难,很难高速过弯。
十、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有何区别?
承载式车身现在是主流,没有车架,重量轻、安全性好,现在绝大部分的轿车、SUV、MPV都采用了承载式车身。 而非承载式车身的刚性好,不容易变形,但重量大,主要用在纯种越野车上。 如果是普通的汽车,那肯定是要选择承载式车身结构的。如果是要长时间跑烂路、越野、拖曳,那就一定要选择有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。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,又称底盘大梁架。在非承载式车身中发动机、传动系统的一部分、车身等总成部件都是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,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。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,质量大,高度高,一般用在货车、客车和越野车上,也有部分高级轿车使用,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。 非承载式车身,说白了就是悬挂不是直接联在车身上,而是联在车架上,车架上面再扣上一个车身。比如巡洋舰,牧马人,悍马H2等等。这样的车身,如果你有兴趣弯下腰看看车底的话,你都会看见贯穿前后的两个大梁(而承载式车身便看不到)。它的优点就是有独立的大梁,底盘强度较高,抗颠簸性能好,此外四个车轮受力再不均匀,也是由车架承担,而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。所以SUV和越野车用的比较多。缺点就是车身和车架是刚性联接的,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,不是很平稳,会产生震动。另外遇到危险(如翻车)的时候,厚重的底盘,也会对相对薄弱的车身产生致命威胁(承载式车身便不会遇到这个问题,它的车身都是一体的)。现在国产低端SUV也大多使用非承载式车身,这倒不是它们定位为纯越野车的问题(更多还是城市型),而是技术和成本使然。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,只是加强了车头、侧围、车尾、底板等部位,发动机、前后悬架、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,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。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,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。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,它具有质量小、高度低、装配容易等优点,大部分轿车采用这种车身结构。 说白了,承载式车身就是整个车身为一体,悬挂直接联在车身上。比如轿车几乎都采用承载式车身,你打开发动机盖,就会发现前悬挂联在了前翼子板内侧的车身上。这样的车身优势是:公路行驶非常平稳,整个车身为一体,固有频率震动低,噪音小,整体式车身比较安全。缺点就是底盘强度远不如大梁结构的车身,当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,车身会发生变形另外,另外制造成本偏高。 综上所述,从使用的角度看,非承载式除了底盘结实外,其他几乎全是缺点,而承载式除了底盘不够结实外,其他几乎全是优点。汽车刚出现时,全部都是非承载式的。发展到今天,乘用车的绝大部分都是承载式结构。可以说能取代的都取代了,就剩下那些不能取代的和取代不起的了。不能取代的一是货车,二是越野车,为了载重,为了越野和应对恶劣的路面,必须有厚重的底盘,但为此也必须忍受其他的所有缺点。取代不起的就是廉价的如微面之类的微型客车。当今,国外的SUV也几乎全部都是承载式结构,从便宜的CRV、RAV4、福特的翼虎,到贵的BMW的X5、VOLVO的XC90、保时捷卡宴和大众途锐,都是采用的承载式车身。 最后,我想说的是,国内这么多的SUV使用非承载车身结构,并不是因为非承载车身结构全是优点,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这些SUV生产厂家,绝大部分在目前条件下,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和生产承载式SUV车身的能力和实力。因此我们只好将就着用,好在便宜。但对其优点和缺点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-----这是最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