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主动二分频最佳分频点?

280 2024-09-24 17:26 959汽车

一、主动二分频最佳分频点?

无论是主动分频还是被动分频,分频点的选定都要参照音箱的频率特性曲线选择确定最佳分频点。

二、改装主动两分频需要破线吗?

需要的,

一首歌通常涵盖了20Hz~20kHz,这也是人类听觉范围,如果想表现好人类听觉范围内的声音,就需要使用多个单元来协同工作。而一些全频喇叭(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宽频喇叭)虽然可以发挥的频率宽度非常宽,但仍然有它非常擅长的某个频率范围,而其他频率总是欠缺些火候。

三、主动分频被动分频怎么玩?

音乐信号可以分为高、中、低频,然后分别被放大,并由高、中、低频喇叭发出声音。主动分频就是指音乐信号由播放器出来后就被分为高中低频,然后分别放大送往三个喇叭。被动分频是指音乐信号从播放器出来后先放大,然后送往音箱。音箱内有分频器把音乐信号分为高中低频再送给三个喇叭发声。

主动分频,又称为电子分频、有源分频。被动分频又称为LC分频、无源分频。

主动分频,系统更复杂,系统单元性能要求高,价格更高,当然效果也更好些。被动分频,简单些,是普遍使用的分频方式,高质量的被动分频音响系统也可达到很高的水准。

四、主动分频和被动分频优缺点?

  1、主动分频的优点

  一是由于采用弱信号电子线路信号进行分频处理,故声音信号损失小、失真小,再现音质好;二是分频衰减率可以较被动分频做得更高,达到24dB/倍频程很容易,分频交叉区域较被动分频小得多,分频交叉区域中的高、低音单元声音之间的干扰基本上被克服了;三是可调性好,电声指标高。

  2、主动分频的缺点

  没有一条是涉及音质方面的,其主要问题在于:一是成本高,投资大。由于主动分频方式高、低音每路分别要用独立的功率放大器,故使用功率放大器多,如一对二分配音箱要用两只功放推动;二是增加一台电子分频器,这就使得在连接和调整方面增加使用难度。

  1、被动分频的优点

  首先,结构简单、成本低,与音安装在一起,毋需调整,使用方便;其次,在系统连接方面较为容易,只要给功放输入全频信号,将功放与音箱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实现全频放音;第三,需要的功率放大器少,一般一台功放可以带两只全频被动分频音箱,故系统成本较低。

  2、被动分频缺点

  首先,分频网络要承担加到扬声器上的很大功率和电流,所以要用较大体积的电感,而且由于电感的参数与扬声器阻抗有着直接关系,而扬声器的阻抗又是频率的函数,与标称值偏离较大,因此误差较大,计算较难;

  其次,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功率音频信号通过电容和电感滤波器后,必然会由于电容和电感的非线性而造成失真,声音失真再所难免;第三,从功放输出的音频功率信号,每经过一个电容和电感器件都会造成功率信号的损失,所以被动分频的功率信号损失较大;

  最后,分频衰减率不能做得太高,一般最大12dB/倍频程,分频交叉区域的干扰偏大,这是因为被动分频器提高分频衰减率的途径是增加电容器或电感器,也就是滤波阶数,但是增加电容器或电感器的个数,就意味着随之增加信号失真和功率损失,提高分频衰减率的结果是带来了其他更多的问题。

  顾名思义,被动分频是一种“无奈”的分频方式,功放输出的全频功率信号不得不要分频,不分频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,故只能被迫将功率信号分频处理。民用音箱为了降低系统成本,全部采用被动分频方式。专业音箱由于与民用音箱在要求、听音主体以及使用人员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,故除了被动分频方式音箱外,还有主动分频方式音箱。

  

五、dsp 如何主动分频?

DSP主动分频是指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(DSP)自带的算法和功能,将音频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范围进行分离和处理。

具体操作流程如下:

1. 在DSP软件中设置分频参数,包括分频点和斜率等。

2. 将音频信号输入到DSP里面,在DSP内部进行处理。

3. 根据分频参数,DSP会自动将音频信号分为不同的频段,并对每个频段进行独立的处理。

4. 完成处理后,将不同频段的音频信号输出,通过DAC转换成模拟信号后,送入功放及扬声器播放。

需要注意的是,DSP主动分频需要在设计时就确定好分频点和斜率等参数,因为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声音效果。另外,不同的音频处理算法和DSP处理器型号,也会对分频效果产生影响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。

六、被动二分频和主动二分频哪个好听?

主动分频因为是专业的分频设备衰减率会更大,被动分频是音箱内装分频器,这个分频器是音箱的一个部件,分频衰减斜率不如主动分频大,所以是主动分频好一些。

七、主动二分频高音可以接分频器吗?

主动二分频高音,已经有接分频器了,不用再接了。因为已经有“主动”分频。

八、卡罗拉是主动分频还是被动分频?

是主动分屏这样比较好用,省的有时候不好用

九、主动两分频的最佳分频点?

主动两分频是一种常见的音频电路设计,通常用于将一个全频音频信号分成高频和低频两个独立的信号。最佳的分频点取决于实际应用和使用场景。

通常情况下,最佳的分频点应该在声音波形的转折点,即高频信号开始衰减,而低频信号开始增强的位置。这个位置通常被称为“截止频率”或“半功率点”,是指在此位置上,输出信号的功率已经下降到输入信号功率的一半。

对于主动两分频电路而言,截止频率可以通过改变电容或电感元件来调整。一般来说,较大的电容或较小的电感会导致更低的截止频率,反之亦然。

具体选择哪个分频点需要考虑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。如果需要更好地保留原始信号中的高音细节,则可以选择较高的截止频率。如果需要更多地突出重低音,则可以选择较低的截止频率。

总之,在选择最佳分频点时需要考虑到应用场景、音源质量、扬声器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,并进行实验验证后再做出最终决策。

十、主动分频和被动分频音质对比?

    对于喇叭的分频,主动分频和被动分频在音质方面基本是相同的。

    因为无论是主动分频还是被动分频,其作用是对喇叭进行频率的分配,对音频信号和喇叭的失真没有任何影响,所以主动分频和被动分频的音质的对比是基本没有差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