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汽车启动是否需要预热?
汽车在启动后都要怠速暖车。 一般来说,发动机经过一夜的静置,各磨擦面上的润滑油残余压力早已消失,失去油膜保护;低温使润滑油的粘度大大增加,附着力和流动性变差。此时,启动发动机的运动阻力大大增加,启动时超过60%的功率都用于克服冷机的运动阻力。权威的研究成果表明,冷机需要预热。发动机在冷启动时的磨损量与其他工况下的磨损量大体相同。换句话说,发动机在冷启动时的磨损量占整个磨损量的一半左右。正常的怠速暖车可以减少这种磨损,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。低温下,金属会呈现较小的弹性和抗磨性;只有在工作温度下,发动机才能达到正常的配合间隙,保持最佳工作状态。低温启动发动机后,随即起步走车。由于混合比不均匀,发动机输出动力不足;低温时,雾化不充分的燃油不能充分燃烧,容易形成积碳;部分汽油没有雾化,会沿缸壁直接流入曲轴箱与机油混合,降低机油品质。但热车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。长时间热车,发动机做无用功、浪费燃料还不利于环保。一般情况下,中低档车以能够正常怠速运转为宜。正常怠速从快怠速状态的1200rpm降至800rpm,只需看转速表正常就可以走车了。预热不仅是发动机,变速箱也需要预热。冷机状态下,应避免多次启动,因为多次启动会加剧运动部件的磨损程度,降低机件乃至发动机的整体工作寿命。
二、汽车起步需要预热吗
预热是必须的,夏天、冬天都有必要。夏天10几秒就可以,冬天1分钟以内原地热车,起步低速行驶2、3公里,再正常行驶
三、汽车发动前要不要热车?
到底是应该热车还是不热车呢?
老司机说要热车,我的建议:坚决不热!
关于“热车”这件事,在上世纪80年代汽车刚刚兴起的时候,汽车发动机还处于“化油器”时代,而这个“化油器”要稳定工作,一定要达到一个合适的温度区间,从而将燃油更好的雾化稀释,因此,在气温较低的冬季,如果不热车,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,直接表现就是发动机转速不稳,甚至熄火。也就是从这时起,老司机们养成了“热车”的习惯。
为什么现在的车不需要热车呢?
原因很简单,现在的汽车都是采用电控燃油喷射(电喷)系统,化油器技术早就被淘汰。而且我国早在2001年就明令禁止销售化油器汽车,也就是说在2002年之后出厂的车都不需要热车。电喷技术是通过电脑精准控制喷油量,以保证良好的雾化效果,在汽车启动后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稳定转速,并且受外界的温度影响也很小,因此,现在的汽车即使是冬季,也不需要热车。
四、起步前热车一分钟必要吗
需要热车,从起动发动机到起步前,都需要一定的热车时间。
正确的热车方法,应该是在发动后30秒至一分钟后上路。
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大约在摄氏90~110度之间,在未达工作温度之前,由于供油系统温度低,则无法有效地将汽油完全气化,在这种状态下,是不容易燃烧而启动发动机的。此时,发动机会靠阻风门的作用,阻止部分空气进入汽缸,提升汽油/空气的混合比和提高发动机转速维持发动机不致熄火。当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,自动阻风门随着机械的动作恢复正常状态。因此长时间未使用的车辆,在启动后一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行驶,建议原地怠速热车一分钟。
但此时千万勿以高转速行驶,应保持在低车速,引擎转速以不超过3000~3500转为限。一般保持2000转。
热车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:
1、保证发动机开始工作后,润滑系统有足够的时间将润滑油送至需要润滑的区域;
2、预热发动机,使发动机温度能尽快升高到理想的工作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