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汽车的前包围、侧包围、
大包围----汽车车身外部扰流器,源自赛车运动。主要作用是:减低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逆向气流,同时增加汽车的下压力,使汽车高速行驶时更加平稳。而引用到民用车上的大包围不再那么看重功能性,更强调的是外型的美观协调和个性化。在越来越追求个性的今天,外观上变化繁多、安装方便又最容易被看见的汽车改装件---大包围渐渐成为车主们首选的产品.
大包围的安装款式主要有两类:
一是加装款。此类产品不需要改动原车,是在原来的保险杠上加装半截下唇。此款大包围安装技术要求不高,两名熟练工人半个小时即可装好一台车。由于采用的是3M胶加扣件的安装方式,若想再次拆下大包围也很容易。
二是保险杠款。此类产品是将原来的前后杠整个拆下,然后再装上另一款保险杠。此类大包围可以大幅度地改变外观,更具个性化。
装大包围要精选材料
国内现在比较流行的大包围套件的主要材料有以下四种:
一、玻璃纤维材料 此类产品最常见,款式多选择多,价格较便宜,但重量大韧性不好,若发生擦碰容易断裂。
二、ABS塑料 此类的产品因为是以真空吸塑成形,厚度较薄,所以此类材料不能作保险杠款的包围,只能制作唇款的大包围。
三、合成树脂材料 此类材料收缩性较小,韧性较好,耐热不变形,所以制作出的产品表面光滑,价格相对较高。
四、 聚脂塑料 此类产品是高压注塑成形,有很高的柔韧性与强度。价格较高。因为大多数汽车的原装保险杠也是采用聚脂塑料制造,相同的材料所以与车身的密合度亦是最佳的,寿命也较长。
加装大包围不能损害安全性
加装大包围的车主有几点应注意的事项
第一,应选用高质量的产品。大包围安装在车上,也就与车成为一个整体,日常的磕碰就在所难免,如果包围材质脆弱,刚性过大,就很容易碎裂,那样不仅增加更换成本,也平添了不少麻烦。
第二,最好不要选用需要拆掉原车保险杠才能安装的大包围,因为大包围所用的材料抗撞击能力不如原车保险杠,所以,选用将原杠包裹其中的大包围不会影响车辆的牢固性,但如果一定要选用拆杠包围,可将原杠中的缓冲区移植到大包围中,以起到保护作用;
第三,加装大包围应该到有经验的改装店去,因为这些改装店有制作维修各种大包围能力,大都会免费为车主修复不慎碰坏的包围,令车主不必为包围的一点小损伤就得花钱去换一个新的。
小包围包括:尾翼,氙气灯.缸线.火花塞进气排气.轮圈.减震
都是初级改装,只要外观漂亮,加速快就OK了。至于那些涡轮、ECU、N2O、尖刀门都不包括了.
二、汽车当中的“整车三围”都是指的什么????
汽车的“整车三围”是指汽车的总长、总宽、轴距、离地间隙等等,是整车设计中必需控制的尺寸参数。
汽车总长是汽车最前端到最后端的距离,而汽车宽度则是指汽车两侧之间最大距离包括车门后视镜。 汽车总长取决于汽车的用途、道路条件、吨位(或载客数)、外形设计、道路限制和结构布置等因素。按我国公路车辆规定:货车(包括越野车)总长不大于12m,一般客车总长不大于12m,铰接式客车总长不大于18m等。按我国公路车辆规定,汽车总宽不得大于2.5m。
汽车轴距是前、后车轮轴之间纵向测定的距离。 它是汽车设计时起着重要作用的基本控制尺寸。轴距的长短直接影响汽车的总长和许多使用性能。在确定轴距时,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求,保证所设计的汽车主要性能、装载面积和轴荷分配等方面均得到满足的前提下,把轴距设计得短一些为好。
汽车最小离地间隙是汽车车身的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。具有良好的离地间隙性能首先是由道路的路面加以保证的。但在实际车辆运行中,车辆行驶时的车身高度受到多种可变因素的影响,例如悬架弹簧的刚度变化会引起离地间隙的变化。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车辆,其悬架是专门设计的,以适应各种道路条件,防止车辆行走部分底架与道路发生接触。最小离地间隙是反映汽车无碰撞地通过路面的能力。在越野行驶时,凹凸不平的路面、石块等是常见的地面障碍,当汽车通过时,有时会碰撞汽车底部,甚至将汽车卡住。最小离地间隙有空载和满载两种,空载的离地间隙较大。汽车的企业标准中应规定满载时的离地间隙为好。但也有的汽车的企业标准中规定空载时的离地间隙,如别克轿车最小离地间隙(空载)为148mm。
三、什么是汽车后围
是指汽车后保险杠的一圈
四、什么是右侧路口车辆优先通行
右侧路口车辆优先同行,顾名思义,就是更靠近右侧有车时,你要让行,他通过后你才能通过
五、如何判断右侧车距
判断轿车前端与人的距离:
以轿车为例,假设前方有一个身高1.7至1.8米左右的人,脚面高在10厘米左右,膝盖高在45厘米左右,臀部在70厘米左右。
1、当你看到车前端由地面向人体脚面或脚跟上移并停留此处时,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3米。
2、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膝盖高度处时,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1米。
3、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,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0.3米。
判断前车距离:
1、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约一米;
2、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(人的脚膝盖)时约两米;
3、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下沿(或看到地面)时约三米;
4、左后视镜下缘看到的相对地面的横线就是自己车头位置。
右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:
1、后车影占后视镜全部时,车距约3米;
2、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二时,车距约5米;
3、后车影占后视镜二分之一时,车距约9米;
4、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一时,车距约12米;
5、左后视镜看到后轮盖罩中间(后门手握柄、车身横线或后视镜底线反射)相对地面就是车尾位置。
6、通过车内后视镜透视过后窗挡风玻璃下沿判断后车距离:若看到后车大灯上缘,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三米半左右;若看到后车机仓盖与前挡玻璃交界处,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一米;若看到后车前挡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,则基本靠上了。
判断车辆位置(车轮位置、前后位置):
1、判断路边在挡风玻璃中的位置(左轮在挡风玻璃左柱往右10-15cm位置;右轮在挡风玻璃中心线往左5-10cm位置);离路边距离可以从后视镜看到。
2、判断右轮位置(车头中部或右雨刮器):在车头盖板右边三分一处的相对地面